(相关资料图)
1、夏至,古代又称“夏至”、“夏至节”。公元前7世纪,先民用土规测量太阳的影子,由此确定夏至。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节气。每年的夏至开始于6月21日(或22日),结束于7月7日(或8日)。
2、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。阳历6月21日或6月22日太阳运行至90度时被视为夏至。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中的最北端,几乎直射北回归线,北半球日照时间最长。夏至过后,殷琦开始生长,杨琪开始衰退。
3、“然而夏至不热”,“夏至三岁。”夏至虽然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,但并不是最热的时候。夏至后的一段时间气温还会继续上升,大概二三十天就是最热的天气了。
4、中国古人把夏至分为三个时期:第一个是鹿角放飞的时候,第二个是蝉开始鸣叫的时候,第三个是半夏诞生的时候。夏至也是一个重要的传统民间节日,——“夏至节”。民俗有祭神祭祖、避夏、吃面条、粽子等。
5、夏至除了解暑解渴,还要尽量做到情绪平静,同时注意睡眠。天气炎热,人体新陈代谢加快,应适度降低运动强度。
本文到此结束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